文风与语调
这几天写文章的时候,遇到这样的事情,还是挺在意的。
简单来说,大概是我的语言模块出了点问题,从而导致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发言......
不过好在通过与身边人的沟通,我还是身体力行,尽力解决了这样的问题。
为了尽量简单浅显地解释这样的问题,下面的内容我会尽量用例子描述。
语言风格
好,上面一段话中就有第一个例子。各位可以看看下面列表中不同的句子,对照一下哪个比较好。
我该如何比较?
假设你在阅读一篇像这样的博客文章,选出你觉得读起来舒服的那一句。
一个例子:
- 可喜的是,笔者通过与身边人的交流,这样的问题得以解决。
- 不过好在通过与身边人的沟通,我还是身体力行,尽力解决了这样的问题。
另一个例子:
- 考虑到读者并非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笔者将会将后续的内容以实例的形式呈现。
- 为了尽量简单浅显地解释这样的问题,下面的内容我会尽量用例子描述。
这两个例子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,下面的句子比较适合。它们是相对自然的、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风格。
然而对于上面的句子,经常与技术文档和论文打交道的各位应该也很熟悉:学术风!是不是显得非常的高端正式?不过就是情感欠缺了,导致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机器翻译或者是人工智能生成的语句。
想要再见识见识嘛?来看这段文本吧:
对于 osu!lazer 硕大的玩家群体来说,这个视频的内容无疑是重量级的。
它向我们传达了 PP 委员会对于 DT 表现分计算的最终意见,同时呈现出开发者为之适配的不懈努力。
为了强调这一点,peppy 还从正面与反面两方面进行详细解释,目的是让玩家更加深入了解 osu! 社区最近在发生的事情。
作为一个平平无奇的 osu! 玩家,我不遗余力向各位大力推荐观看这个视频,一定要看,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,这个划时代的、具有前所未有意义的日子。
这是来自 osu! 中文搬运的一个愚人节小视频。我一开始是为了做一个“伪总结”,用这个评论吸引更多的人上钩。然后就收到了很多人的 AI Prompt...原来都把这段话看成 AI 生成的内容了!什么入机养成日记啊...
总之,日常交流时的风格无需那么正式,使用我们多用的口语即可(如果还不清楚,就是你在考虑将一件事说出来的时候,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表达)。
语调
如果说语言风格这方面还比较浅显,语调就比较微妙了。比如下面的例子是我在与群友日常交流时的发言:
上下文
对于这类例子,缺乏上下文会让你的选择比较困难,因此我会适当地给出一点。
在这个例子中,一位群友很伤心地问为什么没有人向他表白;自然出于理解与抚慰的目的,我需要做一些恰当的回应。假设所有回应都是正面的(也就是说,不存在任何挖苦、嘲讽的成分)。
- 普通的爱 不需要刻意的表白
- 没关系的 我们一直爱着你呢
- 是这样么 今晚来我房间等我
...这段内容因为作者太累了没能继续写下去,以后会找时间续写的。
多说几句
写到这里,不知各位是否会觉得,这些东西都是小儿科,没有特意去写的必要呢?
其实是有的,至少对我来说。长期地去写一种类型的文字(尤其是只去写文档、报告、甚至正式文学之类的,对风格要求比较严格的文本),突然遇到其他的需求(例如写博客之类灵活点的文本)就会显得无所适从,脑子转不过弯来,从而难免带来一种怪异的感觉,或是闹一点莫须有的笑话。
难道说,理工男难以控制情感表达的事是真的?这可不大好说。但是放到互联网的环境里,无论是正式写作还是日常交流都是打字敲键盘的地方,情绪崩坏、语言模块崩溃的情况还是不少见的,这时就得这样的文章来平衡一下了。于是当你面对这种事情觉得无所适从的时候,不如打开这篇文章看看?说不定会帮你找回一点对于语言表达的认知呢。